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论(2)

    ,平等平等,一切一味,净,下,是名菩提。次显得因,谓以无我人等相而修行一切善法,即是住生心,以是为因,即得无上菩提。凡夫著我,二乘著空,是故不能以住心修行一切善法,即便不得无上觉也。...住生心,即趣正觉。是则欲行胜施当具法无我忍。以是三因,此之福德广大无边。虽然,所谓福德者,亦岂有希求心得彼福德耶?若有希求爱恋,是则仍有我执法执,即彼福德还成虚妄。既达无我,福德不受,于彼一切有贪著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4665412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2)

    不得解脱自在的缘故而说此段经文,示其离相降心之妙旨,令其真正发起无上度生之弘深悲愿,真正达到如经所云:“是故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。  佛陀次示“住生心”之旨,其目的是为令成就诸...;不住于无边,居寂灭而不起涅槃之心。不住于有,则不着度生之相,不住于,则不起断灭之见。若能有无心色一切不住,空有二边不着,中道不立,涅槃不安,生死不染,是则名为真住。若能如此,方可明悟“住生心”之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265508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名为系缚;于诸法上念念不住,即缚也,此是以住为本。”心住于境,则心为境所缚,倘不住于境,则解脱也。所以,般若思想以“住生心”为修行的要领。 对于坐禅,六祖从对般若法门的体验中,提出了禅家特有的...相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以住生心为要领,表现在修行上,也就没有固定的形式,只是在日常生活的四威仪中修行。因为实相是无相的,也是所不在的,要通达实相自然不能住于某种相。只有在日常生活处处离相住,才能与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善缘、恶缘都是好缘分

    繁忙,还要接待来宾和信众,一些作为旅游景点的寺院来访的外宾和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更多,如果他们事必亲躬,诸事执着,处处攀缘,也就无暇修行了。而住生心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缘来随之、应之,缘去清净依然,学会...和转化它,因为同样是过去世业因形成的果报。“缘”这种虚妄不实而又无相的东西,人不去正确地把握它、转化它,运用它是任何功用的。善缘把握不好、运用不好,也起不到德用;逆缘也要把握...

    净德居士

    顺缘|逆缘|增上缘|逆增上缘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8495219433.html
  • 读诵《阿弥陀经》,再谈信愿行

    ,念念中暗契住生心,念来念去,念到事一心,见思惑任运脱落,便是进一步的明理。若到理一心,破一分无明,显一分法身,便是真实的明理。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,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,便成正觉。”并告诉我们:...。   接下来的问题是,既然我的心与佛等有异,佛的智慧,我也有啊!我还学佛法干什么?是的,你的妙明真心与佛别,正如释尊悟道时感叹所说的“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,但后边的话就是回答我们问题的答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641019.html
  • 徐恒志居士:学佛随笔

    苟知生灭妄心,皆是幻相,虽有起伏,知其本空,过而不留,用而不著,此即金刚经住生心之大旨,可以载登彼岸者也。  10.  炽然分别,而体常寂,观中有止;虽常体寂,而即缘起分别,止中有观。何止而非观?何...而名缺陷,好事终属无常,四大六尘,莫非幻相,穷通得失,同归春梦,余于是而学佛;贪痴习重,轮回路险,起心动念,无不是罪,余于是而学佛。嗟乎!人生数十寒暑,以视前之始,后之终,直刹那间耳。而世方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4742862.html
  • 碎维与佛法

    不离两边的中道观念。例如「色」是有的世界,「空」是的世界,说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就等于说「有即是即是有」。「有」和「」或「色」和「空」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是两个极端,但《心经》却说两者是同一件事。再看「芥子纳须弥」,须弥是个相当大的结构体,可以看成无限大的代名词,与它相对应的芥子则显得非常微小,仅占有有限的空间,《维摩诘所说经》告诉我们以须弥山之高大、宽广,能被纳入微小的芥子中,而所...

    郭正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0846425.html
  • 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黎惠果和尚之碑

    三藏教海,波涛唇吻:整句意为,口诵经律论三藏的教典。   【11】洪钟之响,随机卷舒;空谷之应,逐器行藏:比喻大师随感而应、住生心的高深内证境界。   【12】四分秉法:受学四分律。四分律参见...接轸【20】,田园比顷,有受贮,不屑资生。或建大曼荼罗,或修僧伽蓝处。济贫以财,导愚以法。以不积财为心,以不吝法为性。故得若尊若卑,虚往实归,自近自远,寻光集会矣。诃陵辨弘,经五天而接足;新罗惠日,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248411.html
  • 临济溯源(中)

     其一、静坐不为禅,即《七句义》重在摄持散心之义。  其次、闻诵《金刚经》而发心。后又由闻“住生心”悟道(据说慧能对神秀另出偈后,弘忍深夜前去为说《金刚经》,至“应所住而生其心”大悟)。此系无着所...《金刚般若经》来开宗。他说:   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念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(《坛经·定慧品》)。  这种佛境菩萨行,原始要终,理事圆融、体用不二的“三无”思想,就是从《金刚般若经》来的。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1353494.html
  • 禅宗六祖大鉴禅师传

    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"书已,众皆惊异。祖扬言曰:"犹未见性。"磨其字,众乃休。次夕三更,师奉祖命入室。祖说《金刚经》,深抉"住生心"之旨,师当下体、用洞彻,抒所见曰:"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...施银十两赡其母,俾免内顾忧。遂往黄梅,以居士身礼祖。祖试之曰:"汝何方人?来此何事?"师对曰:"岭南新州百姓惠能。来求作佛。"祖曰:"岭南边地,新州更杂獦獠,乃欲作佛耶?"师曰:"人有南北,佛性南北...

    达庵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0458696.html